当前位置:首页 > 滚动 > 正文

用镜头讲述育人故事 全球信息2023-05-25 16:33:41 | 来源:中国教师报 | 查看: | 评论:0


【资料图】

根据指向不同,教育可以分为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。从事他人教育的教育者工作漫长艰辛、时间久了都有说教的习惯,忽视了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,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教育。因此我转变班级管理思路,借助德育微视频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。微视频时间短、内容精,“短”可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播放,不影响学生学习,“精”则让德育有的放矢、充实精练。

自主是德育微视频自我教育的核心,要点是突出“放”,还学生自由。但在初期,班主任应以“管”的方式进行探索,重点把握好具体内容和实施程度,让学生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美,“当一个少年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时候,他才是真正开始了自我教育”。

结合班级实际情况,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对班级管理有益、对学生成长有价值的微视频,按照类别构建资料包,利用早会、班会时间播放和讨论。对学生反响热烈的视频转发到班级群里,建议家长观看、学习。这一阶段,学生借助微视频认识自己、发现自己,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。

一个学期后,班委组建了班级微视频创作团队,他们开始自己制作微视频。制作微视频的所有流程由学生自己完成,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。讲述学生故事的视频才是好视频,为了引发共鸣,微视频团队编剧用心感受生活、细心观察同学言行、精心设计脚本。设备有限,班级微视频拍摄就用手机、相机完成,但这丝毫不影响学生的热情,拍摄过程调试设备、走位、试拍一样不少,他们独特的视角、真实的情感彰显了青春的朝气。

自主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,主动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。最初的“管”是为了实现最终的“放”,更多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充分信任。

对于拍摄微视频来说,初中生最大的困难在于技术。因此,我自学了视频制作技巧,协助学生完成后期剪辑工作。微视频成为师生的共同创作,增进了师生交流和彼此的信任。如今,学生微视频制作团队已经可以独立制作一部完整的作品。学生自编、自导、自演、自制的德育微视频深受欢迎。《一张试卷》让学生懂得了诚信,《水》让学生理解了自然资源的宝贵,《微信风波》更是让学生放下了手机。慢慢地,学生都期待新视频,努力在其中找寻自己的影子并希望参与其中。

微视频用镜头讲述故事,不论结果如何,学生在收集、筛选素材的过程中,已经进行了一次次自我教育。与此同时,拍摄团队需要管理,井井有条的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缩影,也拓展了班级管理的思路。

取材源于生活、贴近生活、最终回归生活,通过制作微视频,全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、积极反思行为、不断改变自己。自此,德育不再是苍白的说教,而是身边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事物,真正实现了德育入眼、入耳、入心。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创新需求,把主动权交给学生,让他们行动起来,互相影响,在合作中提升,这或许就是教育人要开启的新赛道。

(作者单位系辽宁省辽阳市第五中学)

上一篇:迎接人才培养之变,打造产教融合“重电范式” 当前独家 内容正在升级改造,请稍后再试!下一篇:

最近更新